三七在种植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多种病虫害,这些病虫害会对三七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。以下是三七种植中常见的病害和虫害及其表现症状:
• 常见病害
立枯病:主要发生在4~5月高湿低温季节,侵害幼苗基部,导致种苗死亡。
炭疽病:影响叶、叶柄、茎、花及果实等部位,初期为梭形红褐色斑或长条形环绕凹陷缢缩斑,后期病斑破裂穿孔。
根腐病:一年生至多年生三七均可发生,但主要影响一、二年生植株,表现为地上部叶色变黄,根部变为黄褐色或腐烂。
疫病:常在多雨季节发生,初期出现暗绿色不规则形病斑,随后变褐软腐。
黑斑病:罹病的茎、叶柄、花轴等出现椭圆形褐色病斑,并扩展凹陷呈黑色霉状子实体。
圆斑病:叶片受害时产生黄色小点,逐渐扩展成圆形病斑,病健交界处呈黄色晕圈。
灰霉病:危害幼芽、苗期幼嫩植株叶片、成熟叶片的叶尖以及采收花蕾后的花梗。
• 常见虫害
根结线虫:侵入三七根部后形成瘤结状虫瘦,导致枝叶变黄或脱落。
蚜虫:吸取茎叶汁液,使叶片皱缩,植株矮小。
红蜘蛛:群集于叶背吸取汁液,导致叶片变黄、枯萎、脱落。
介壳虫:附着在茎秆、花轴上吸取汁液,导致植株生长不良,严重时干花和小果干枯、脱落。
• 针对这些病虫害,可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,包括选用抗病品种、加强田间管理(如合理轮作、施肥、浇水)、物理防治(如诱杀技术)、生物防治(如天敌昆虫、微生物制剂)和化学防治(如使用杀菌剂、杀虫剂)。需要注意的是,在使用农药时要遵循安全间隔期的规定,避免药物残留。同时,应考虑生态平衡,尽量采用对环境友好的方法进行治理。